臺灣竹材產量豐富,從南到北,從平地到高山都有它的蹤跡。竹生長快速三至四年即可砍伐,竹林具有固土、蓄水、吸收二養化碳、降溫、釋放氧氣等功能;竹材可全材利用,地下莖可做提把、枝幹可造屋製蓆製筷、枝椏及葉片可製掃把和斗笠,剩餘邊材更能自然分解,回饋大地提供循環再生之養份。
南投縣為竹材的主要產地,縣內竹材加工產業歷史悠久,曾為國家賺取不少外匯,在產業轉型後,竹工藝創新人才輩出,所開發之文創產品,堪為國內各地之指標。
南投縣政府為提倡竹工藝文創產業,特別委託南投縣竹藝學會於本縣竹藝博物館舉辦「竹光掠影-創新竹燈飾」主題展,展期自101年6月1日至8月29日,展出作者囊括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扶植之「bamboo」竹藝研究會竹藝創作者,例如林建成先生的作品「誕生」即是勇奪2011臺灣工藝競賽創新設計組一等獎,獎金50萬的佳作;蘇保宏先生的「築光」長130公分,是用數佰枝由竹農所廢棄的竹側枝所組成,精緻的作品正向大家訴說著廢物也可變黃金;還有聞名全台位於草屯雙冬的九九峰,在康靜莊女士的詮釋之下,以毛線結合竹篾,成為深具地域意義的燈飾。
為配合主題展活動將同時邀請縣內有興趣民眾報名參加8場次DIY體驗並與工藝家共同完成一件高180公分寬90公分厚50公分的大型竹編藝術創作「筍燈」,完成之「筍燈」作品則保留在竹藝博物館展出,記憶著大家為竹工藝共同努力之成果。
DIY體驗活動,首場訂6月16日(週六)下午二時至五時,即日起開放民眾預約報名,每場次名額最多15名,每人最多限制報名二場次,報名簡章文化局網站(http://www.nthcc.gov.tw/)下載,洽詢電話:049-2231191轉514藝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