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南投報導)著名攝影教育學者、大陸首位人文地理攝影研究生導師吳思強教授應南投市市長宋懷琳女士的邀請,攝影專題《影像·初心——大陸首位人文地理攝影研究生導師吳思強教授作品全臺灣巡迴展》於8月1日在臺灣南投市公所一至三樓正式開展。
8月22日上午十點,在南投市公所舉辦了展覽茶會暨吳思強教授攝影作品研討會,南投市市長宋懷琳親自主持茶會暨研討會,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許水樹、瑤池聖和院儒釋道教育學院院長大圓老師、著名臺灣鈞瓷大師黃金寶分別專程從臺北、桃園等地趕來出席研討會,研討會上,宋懷琳市長盛讚吳思強教授及研究生儀首歌、張芷玥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精神,對吳思強教授的創作理念給予最高評價。
本次展覽是繼5月20日,吳思強教授全臺灣巡迴展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成功展出之後舉辦的第二站,展覽內容與展出形式都所有提升。今年5月20日開展的吳思強教授“影像·初心”攝影作品全臺灣巡迴展第一站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得到了南投縣政府縣長林明溱、副縣長陳正升、南投市市長宋懷琳、南投縣政府秘書長洪瑞智以及南投縣文化局等部門和眾議員的大力支持。人民日報海外網、新華社用戶端、中國報導、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大眾日報、大眾網、中國旅遊攝影網、聯合網、山東省台辦官網、山東畫報社、指傳媒、全國旅遊時報等海峽兩岸主流媒體進行大篇幅圖文報導,其中山東省政協《聯合日報》做了整版圖文報導。吳思強教授部分作品被南投縣政府、南投市公所、瑤池聖和院儒釋道教育學院和台辦101大樓等單位永久收藏。這次展覽由指動傳播科技有限公司,指傳媒,全國旅遊時報,木村書藝研究室主辦。台中市外勤記者協會創會長岳中興,正峰電子報,唐門國際藝術集團,中華時報,民生好報,亮點新聞網,法訊時報,慈善新聞報,冠騰傳媒,城鄉新聞報,陳明右文化藝術基金會,陳氏文化藝術基金會,山東淄博普照寺 ,山東省裝備製造業協會,濱州愉悅家紡有限公司,萬平集團,功力機器有限公司,順風陽光海洋牧場協辦。展覽現場高朋滿座熱鬧非凡,南投市長宋懷琳女士對吳教授及兩位元研究生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很多與會來賓也表示出對作品理念的認同和讚賞,本次茶會暨研討會也吸引很多當地的媒體前來採訪報導,許多參觀者被吳思強教授的作品深深吸引,甚至拿出手機拍攝記錄。整個茶會暨研討會掌聲不斷,非常成功。
吳思強教授是山東榮成市人,中國漁業報副社長兼策劃藝術總監,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人文地理攝影研究生導師。山東省文化產業國際商會副會長,山東省旅遊攝影協會副會長兼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山東省企業家攝影協會顧問。中國文化產業學術年鑒編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美協當代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曾獲得第1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獎、2016世界大學生攝影大賽金駒伯樂獎。中國首部《人文地理攝影叢書》策劃、總編,出版《瞬間·記錄》(吳思強著·攝影)等人文地理攝影叢書七部。2012年舉辦了《瞬間永恆·記錄無限--吳思強教授攝影30年回顧展》。2013年《看得見的瞬間——吳思強教授研究生攝影教學師生作品聯展》被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列為藝術節官方指定六大重要展覽之一成功展出。2012-2015年,個人專題攝影作品兩次應邀參加大理國際影會邀請展。作為策展人策劃的《看見》、《關注》、《看得見的瞬間》系列研究生攝影作品展於第14屆、第15屆、第16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和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展出。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應邀在臺北101大樓舉辦《影像﹒心悟—吳思強教授攝影精品跨年邀請展》,部分作品被臺灣中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早在1986年吳思強教授在日記中提出“不做歷史的旁觀者,做時代的忠實記錄者!”的座右銘,主張客觀真實地用思想去關注社會文化現象、關注生態變化發展、關注每個時期人們衣食住行的變化,追求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社會價值與歷史價值的完美展現。體現在作品中的社會責任感也是教授生活實踐的真實映射,此次巡展結束後,吳思強教授表示會將作品義賣,捐獻給臺灣山區的孩子及需要幫助的人。這也許就是吳教授攝影的意義和魅力,用作品感染人,用實際行動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教學中他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學生,將這種思想一代代傳承下去。人生不過百年,但思想隨著作品會一代代流傳,歷史中每一個這樣的貢獻者都值得後人尊敬。吳思強教授在教學中誨人不倦、成果豐碩,他所指導的研究生多次同時或單獨在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世界大學生攝影比賽等有影響力的賽事獲獎。2015級在讀研究生鄭濤課堂攝影作業《盲童畫世界》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專案。巡迴展的每一站,吳思強教授都帶領部分人文地理攝影專業的研究生赴臺灣參展采風創作,同時展覽的作品也會隨著創作不斷更新。此次2016級研究生儀首歌、張芝玥以及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攝影工作室導師張博晨也報送了攝影作品,在南投市公所共同展出。吳思強教授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地域文化、風俗習慣,注重海峽兩岸文化藝術教育交流。此次巡迴展共有作品120餘幅,展出作品在時間上涵蓋三十餘年,地域上跨越數千公里,包括從大陸最東端的東北寒地黑土至最西端的西域多彩喀什的大陸豐富影像,內容上涉及人文、地理、社會、歷史諸多領域的鮮活寫照與珍貴留存,是研究人文地理攝影創作方法的範本。其中部分作品為甄選山東淄川普照寺、汶上寶相寺、濟南興國禪寺、棗莊甘泉寺等佛教聖地作為拍攝對象,靜心思索,潛心創作而成,是吳思強教授個人對宗教哲學的感悟與闡釋。最具代表的《踏過寒地黑土,遇見多彩喀什》將西方藝術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分別選取中國東西部最有代表性的黑龍江和喀什為樣本,吳教授用人文地理攝影理論進行地域分析後,一個月內奔波兩地,用最短的時間隨機抓拍人們最淳樸真實的表情與狀態,通過鏡頭記錄了俄羅斯文化影響下的東北地區和東亞文化輻射的喀什兩地人文風情、以及東西兩地民俗風情的異同。“影像·初心”是此次吳思強教授作品臺灣巡迴展的主題,也是其三十六年攝影生涯的寫照與總結。吳思強教授三十六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他洞悉世事的敏銳藝術眼光和匠心獨運的精湛攝影技術將精彩瞬間逐一挽留,化為影像呈現於我們面前,使我們能繼續感受這些凝固的歷史、物化的記憶與可觸摸的情感。此次攝影展是一場美學的視覺盛宴、哲學的精神論壇、人文地理的宏大畫卷。在這裡,讓你瞭解世界、讀懂時代、窺見人心。有關臺灣的作品則是吳思強教授2015年在臺北101大樓舉辦《影像·心悟》展覽後,懷揣敬意與熱情特意前往臺灣先住民的聚居地拍攝的作品,希望借此讓更多人看見臺灣,瞭解臺灣,走進臺灣。海峽兩岸之間最重要的、金剛不壞的紐帶,是我們共同享有的中華文化,本次展覽就是以文化藝術為紐帶,加深兩岸民眾的相互瞭解,推動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以藝術形式為載體,在形式交流的基礎上以昇華到精神與價值的層次為依歸,使文化交流不停留於表面,起到加深不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