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豈緯南投報導
南投縣集集鎮 施千賜 先生,因為無私回饋、終生奉獻,樂於傳承,培育新苗,備受鄉親讚揚,因而獲得南投縣集集鎮嚴鴻邦鎮長的推薦,由省主席林政則親自公開表揚及肯定,頒贈「看開放下」匾額及臺灣省政府的表揚狀,以肯定及嘉勉他的奉獻與辛勞。
為發掘與表彰在地方基層熱心公益、默默服務與奉獻的民眾,臺灣省政府舉辦102年地方基層芳草人物代表表揚活動,中區三縣(包括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已於9月30日 在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政資料館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省主席林政則親自主持,並頒贈每位代表匾額乙幀及臺灣省政府表揚狀,以肯定及嘉勉他們的奉獻與辛勞。
獲得南投縣集集鎮嚴鴻邦鎮長推薦的施千賜校長,是一位教育界的老兵,他的無私回饋、終生奉獻教育的精神,為鄰里敬重;而他除桃李滿天下外,對其二子一女的教育理念及態度,曾被榮獲「第八屆國家薪傳獎」的施鎮洋大師稱頌是一位傑出教育家兼偉大的父親。
施千賜在擔任集集鎮永昌國國小校長期間,逢921大地震,隨即開放該校活動中心給高雄快樂團隊設置救濟站,日常物資放置整座活動中心,及時救助鎮上災民,並開放校內井水供給附近災民使用,暫時解決缺水問題。
退休後的施千賜,仍致力奉獻教育,每年都親自以手工雕刻一方印章,送給每一位畢業生,平均一年約刻150方印,十年來從未間斷,是祝福,也是象徵蓋下新的人生旅程戳印;施校長說,他身為教育界的老兵,最注重「傳承」的工作,就連教育子女,他同樣告訴孩子「只有放下身段,呆呆的去學習,才能得到真功夫。」並以教育家的精神,不時指點迷津,使其二子一女在困頓、沈潛、築夢、不斷挑戰後,終在各領域嶄露頭角、發光發熱,長子施惠閔承父訓,外號名「集集山呆」,木雕作品曾參加臺中市大墩美展、國際木雕創作等多項國際作品參展、比賽活動中,屢屢獲大獎,表現驚艷。
省府表示,以「吃粗吃乎慣勢,才知吃幼的滋味。」、「平時留有空味,急時才有位可堆。」(臺語)為座右銘的施千賜校長,堅持「傳承」理念不變,集集鎮在開辦社區大學之初,他將竹木雕刻列入課程,藉以達到傳承工藝教育,達到發掘及培育更多在地人才之目的。此種永無止境的付出、培育新苗的園丁精神,足以博得地方芳草人物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