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姿柔/嘉縣報導】針對報載嘉義縣98年度將鎖定偏遠8所小校進行整併事宜,縣府教育處8日鄭重澄清,表示並未鎖定特定學校或僅對偏遠地區小型學校進行轉型裁併,除自願配合辦理學校外,如何為學生營造優質學習環境、提昇競爭力,才是整併作業的最大考量。
縣府教育處指出,嘉縣執行小校轉型發展作業,並無鎖定特定學校作為裁併對象,亦非僅對偏遠地區小型學校進行轉型裁併,而且學校轉型更排除以往單以學生數多寡作為唯一考量。
嘉縣小校轉型發展作業係依「嘉義縣小型學校轉型發展作業要點」,除自願配合辦理學校外,學生數在51(含)人以下學校應依要點之規定填送自評表格,而自評表亦分為一般性評估指標及特殊性指標兩大面向。
一般性評估指標包括現有學生數、未來學生數趨勢、社區人口結構、距最近同級公立學校、與鄰近學校間有無公共交通工具、及整合後之學校是否需再增建教室、充實設備等6大指標。
特殊性指標則有該鄉鎮只有一所小學、原住民地區學校、及到鄰近學校需經過落石或土石流等危險區域等3項指標,學生數只是一般性指標中之一項,並非是作為轉型的唯一考量因素。
另依作業要點規定,嘉縣轉型作業委員會將對各校填送之自評表格等資料,進行書面審查及訪視活動,惟基於時間限制,委員將擇定部分學校排定訪視時程,以瞭解學校現況並提出建議,作為決策參考依據。
其中,今年度訪視對象計有文光等5所分班、及太興國小等5校,而且訪視活動是為了瞭解學校狀況,受訪學校並非全部就是未來須執行裁併、或降級之特定對象。
教育處強調,嘉縣近年來配合教育部推動小型學校轉型發展政策,絕非以節省經費為考量,且執行上係以完整法制作業為前提,訂定完備作業期程,建置完好溝通管道及擬定完善配套措施等為執行準則,尤其,在作業對象上兼顧嘉縣特殊地理位置,明顯比他縣市條件還要寬鬆,作業方式也是以學生受教權利為首要考量,並達成地方與社區家長等認同為要務。
教育處表示,嘉縣因地理區位特殊,山海城鄉的差異相當大,雖然教育資源有限,但縣府仍努力經營,將有限的教育資源作最合理的分配運用,尤其對偏遠小校之輔導與照顧,更是縣府一貫努力的目標,偏遠小校的未來並非僅裁併一途,特是具有特殊性環境因素地區,如何對學生學習營造有力之契機,藉以提昇整體競爭力,才是縣府執行小型學校轉型發展作業的思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