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竹山鎮早年有錢人家嫁女兒,都有一具迷你「金棺玉蓋」當嫁妝,女兒往生時可變賣做喪葬費或陪葬。如今習俗沒落,棺材達人魏滿以手工製作的迷你棺材,內刻心經,成了「收藏品」。
竹山鎮耆老黃清鍊說,竹山鎮富貴人家擔心女兒出嫁後,萬一夫家沒能好好照顧,因此送女兒「金棺玉蓋」,約手掌般大,棺體純金打造,棺蓋由上等玉石製作。女兒出嫁後,若家道中落或想厚葬,便可賣金棺當喪葬費。
製作棺木逾50年的魏滿,12年前改以手工做迷你棺材,長12公分、寬高約6公分,內刻密密麻麻的心經經文,可存放印章,象徵「陞棺發財」,吸引企業老闆、八大行業購買,很多人運途不遂也會買一具「改運」。
魏滿說,台灣棺材有三種造形,有句諺語「北部雙頭翹、中部直直直、南部穿木屐」,就是以棺材外貌來形容台灣各地人的個性,北部人較聰明、油頭,中部人耿直,南部人愛拖泥帶水。
魏滿的兒子魏育源表示,正計畫開「棺材博物館」,介紹從古至今的殯葬習俗,展示棺材製作過程,以及棺材造形的茶壺、茶杯、茶桌、椅子,「當然還有爸爸製作蒐集的迷你棺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