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擁有許多豐富的自然資源、自然景觀,並有多元的族群文化,也因如此,孕育成一個藝文風氣鼎盛、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文化局於101年委託南開科技大學,由柯適中教授及張永楨教授共同擔任「南投縣美術發展史計畫」案執行工作,並邀集蕭富隆老師、李健菁老師、朱啟助老師、潘樵老師進行各章節的撰寫,並彙整各機關、各藝文界人士所提供的資料,歷經二年多的時間完成計畫。
今天發表的《南投縣美術發展史》一書共分為八章:第一章「史前時期」、第二章「原住民族」、第三章「清以前」、第四章「日治時期的美術發展」、第五章「戰後初期的美術風貌」、第六章「戒嚴時期的美術發展」、第七章「解嚴後的南投縣美術發展」、第八章「藝術家群像」等,敘述南投從遠古至當代之南投縣美術發展綿延不斷的歷程與紀錄。內容包括繪畫、雕刻、攝影、書法、雕塑,編織、陶藝、漆藝等工藝,屬於平面或立體之視覺藝術,並探討建築本身所施作之彩繪,及原住民族群美術發展在南投的重要文化特色。《南投縣美術發展史》是一本記錄地方美術發展的書,希望透過專輯出版,將南投縣美術的文化史料保存並延續。
歲末年初,又到了迎接新的一年的時刻,縣府104年度文化藝術月曆,特別邀請了縣內14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月曆主題「藝饗南投」邀請到縣內書法大家─李轂摩老師題字,月曆封面及1~12月份的主圖以寫實的方式描繪本縣13鄉鎮之特色景點進行編排,作畫形式有油畫、水彩及水墨,幅幅精彩,如封面的創作即是林金田老師構圖的魚池鄉《日月潭》等等。此次藝術月曆文化氣息濃厚,希望透過月曆的發送,不只讓大家看到南投的好山好水好風光,也希望能透過藝術創作的部份,宣傳南投縣地靈人傑的優勢,讓大家知道縣內不只風光明媚,藝文界的發展更是鼎盛!
文稿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