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顧士洋報導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月15日(星期四)下午2時,於該館文物大樓舉行「臺灣鐵道史料文物特展」開幕典禮,由該館副館長劉澤民主持,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特別指派教文及資料組游惠玲副組長代表參加,祝賀此次展出圓滿成功。
劉澤民副館長表示,火車曾經是臺灣早期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扮演貨暢其流、文化及情感交融的重要角色,而火車的汽笛聲、冒著濃濃白煙的蒸汽火車在山間曠野間行駛,總令人留下難以忘懷的種種回憶。為珍藏這傳統趣味,各地鐵道迷集結力陳保存鐵道文化。文獻館向以臺灣文獻史料之典存、研究、推廣為職責,以實際行動展現關注之情,特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共同主辦「臺灣鐵道史料文物特展」,機會難得。
省府游惠玲副組長應邀致詞時表示,這次特展是回顧鐵道的發展史,臺灣修築實屬不易,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幾度修築,前後近百年的歷史歲月,全賴先人的堅持與技術研發,才有今日的榮景,此次參展的文物及老照片約100餘件,件件珍貴,除了見證臺灣鐵道的歷史風華,更深具文史教育推廣之效,竭誠歡迎民眾逗陣來懷想臺灣鐵道美好的經驗,大家蒞臨中興新村遊玩之餘,也能來趟臺灣火車的懷舊之旅。
展覽期間自101年11月15日起至102年2月10日止,展覽地點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1樓福爾摩沙特展室,歡迎在這段展出期間,闔家蒞臨觀賞,絕對讓您不虛此行。
本次特展旨在藉由鐵道檔案、文物回溯百年來鐵道百轉千迴的歷史軌跡,展出主題包括清代到現代鐵道修建的經緯:全臺第一條鐵路、全臺南北動脈-縱貫線、西部幹線電氣化及東拓幹線與北迴線之興築、鐵道從業人員一世情等,展品除接續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印象特展架構外,更精選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及檔案管理局鐵道部相關檔案計62件、圖書20餘冊;另為增益展出內容多樣,亦徵得收藏家郭双富、 陳朝強 先生、 黃澍民 先生、安有仁(Loren Aandahl)老師等提供文物與老照片,其中,還有幾經搶救幸得以保存-原鑲掛於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樟樹灣隧道(今南港隧道)眉口的「開物成務」拱頂石碑,是由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題字鏤刻,還是首次曝光,可說是十分罕見。
出席開幕典禮貴賓雲集,有國立臺灣博物館陳振瑜組長、彰化生活美學館沈正義秘書、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台中運務段段長蘇振霖、台灣文史耆老洪敏麟顧問、台中縣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郭双富、鐵道文物收藏達人陳朝強及南投市公所代表等百餘人,其中,身著鐵路局司機制服的陳朝強與「開物成務」石碑最為吸睛,使現場氣氛十分熱鬧又頗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