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德南投報導
14日下午二點,縣長林明溱親自主持「南投縣空氣污染減量工作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為達到管理空氣污染源頭及PM2.5減量目標,工作小組由學者專家、公民團體代表及縣府跨局處主管組成,依業務分工採取各項PM2.5減量措施。環保局局長現場示範南投縣空氣品質資訊APP下載,讓民眾隨時掌握南投各地空污狀況,林縣長以行動表示維護南投好空氣的決心。
會中林縣長表示,成立該工作小組就是希望聽取專家學者及各界意見,並將這些意見納入縣府跨局處工作小組執行策略,以有效降低本縣空污量。但除政府機關外,還需要民眾投入,像最近環保局推廣以益生菌分解來取代焚燒稻草施肥,就需要大家共同投入才能完成。林縣長也決議擴大該小組成員,將縣府觀光處、社會處及行政處等皆納入,集中縣府團隊火力,全面投入PM2.5減量工作。
會議由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林明德做詳盡簡介,南投環境地廣人稀,但空氣汙染不比鄰近台中、彰化低,經資料分析,汽機車污染以柴油貨車為主要排放車種,另外也發現餐飲業油煙排放也佔極大比例。林教授的分析南投縣縣空氣污染物可能主要來自境外移入,需與鄰近縣市共同合作,資訊共享,以更大尺度解析污染源,才能擬訂有效策略。環保局也簡報表示,本縣環境污染以營建工程及道路揚塵佔7成,所以工廠排氣汙染、老舊機車淘汰及烏賊車檢舉獎勵等,將成為未來防制重點。
林縣長聽取各方意見後決議,將應用中彰投區域治理平台,請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就鄰近台中火力發電廠等污染源進行開罰,並將縣府所有局處皆納入該工作小組中,集中團隊力量推動降低空污。如建設處推動工廠使用清潔燃料,輔導餐飲業油煙裝設防制設備,工務處進行公共工程合約汙染源頭管制,農業處宣導減少農業廢棄物露天燃燒,推動老舊農用機具汰換,民政處輔導寺廟封爐、減燒或集中燃燒紙錢,宣導廟會活動減少爆竹煙火燃放;教育處宣導PM2.5議題,辦理各級學校空氣汙染緊急應變措施;衛生局結合醫療院宣導PM2.5防護;環保局持續監控分析空氣品質,針對工業汙染、汽機車、柴油車及營建工程空氣汙染等執行管制工作。
會中提案教育處研擬本縣學校升空污旗計畫,教育處長彭雅玲表示,自今年8月開始,本縣將全面推廣13鄉鎮市至少有1所學校依每日空氣品質升空污旗,並融入學校教學課程。目前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微克/立方米)0-35升綠旗(可從事戶外活動)、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微克/立方米)36-53升黃旗(敏感性族群減少戶外活動),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微克/立方米)54-70升紅旗(室內上課並適度關閉門窗),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微克/立方米)大於71升紫旗(危險等級,暫停戶外課程等)。
有關減低農民燃燒稻草施肥習慣,環保局將與草屯鎮農會合作,持續推廣益生菌分解稻稈施肥;農業處也表示,將經由產銷班加強人際宣導,讓年紀較大老農也能漸漸改變燃燒稻草施肥習慣。
環保局表示,縣府於5月25日公布「南投縣空氣汙染減量工作小組設置要點」,成立跨局處「南投縣空氣汙染減量工作小組」,該小組將依7月14日會議決議,推動各項減低空氣汙染措施,減少PM2.5對民眾的傷害。
今天與會委員如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林佳穎小姐、社團法人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周光宇等,也都就環保、生態等專業領域與縣府小組委員充分溝通與討論,對縣府打造PM2.5的決心也表示認同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