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德竹山報導
如果畫壇會出現一位載譽國際『張大千』大師,那竹山『杉林溪高山茶』應該要培育出馳名國際的『製茶師』才對,『竹山茶葉魔法學院』今天正式向全國愛茗民眾宣布,黃丹怡鎮長矢志遵循古法訓練『製茶大師』,讓俗語:『賭風、拳術、茶』三大澎風的『茶』,能正式走進『學術、科學、數位』,讓竹山鎮公所認證的『製茶師』揚名國際受到肯定。
今天『竹山茶葉魔法學院』成立記者會,竹山鎮公所特別邀請竹山鎮特用作物產銷班第二十二班葉春億製茶師、羅正彬烘培師、林淑敏、林麟真高級茶藝師及產銷班成員,現場解說茶的製作與泡法,供記者實際採訪與發問。
竹山鎮特用作物產銷班第二十二班,在104年獲選為全國優良農業產銷班,不僅加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產銷履歷,也配合竹山鎮公所張貼產地證明標章,竹山鎮公所於21日起一連三天舉辦「地方特色茶葉烘焙技術講習及競賽活動」,22日上午特別邀請到產銷班第二十二班班長葉春億,分享獲獎茶葉的製茶流程。
葉春億班長表示:青茶為半發酵茶,其中又以烏龍茶最廣為人知;茶葉加工過程中須經過日光萎凋及室內萎凋,促使茶菁進行化學反應進而產生特殊香氣,並藉由攪拌及酵素作用控制茶葉發酵的程度,接著透過殺菁與揉捻,祛除茶葉不良的菁味,隨著多元酚物質及多酚酵素作用,茶的風味逐漸生成。最後將茶葉含水量控制在3%到5%之間,減少微生物生長以利保存,也使茶葉形狀固定便於包裝及運送。
除了製茶,泡茶技藝和茶席佈置也是一門學問,高級茶藝師林淑敏小姐說:「因適逢冬至,茶席佈置也以冬季為主題,名為『與茶有約~大約在冬季』,希望能為遠道來此的客人奉上一杯清香甘醇的熱茶,感受竹山人的溫暖與熱情。」
竹山鎮公所於民國97年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杉林溪茶產地證明標章,以供消費者辨識並維護鎮內農民之權益。竹山鎮公所農經課蔡秀旻課長表示,只要實際在竹山鎮海拔超過「800公尺」的農地從事茶葉種植生產的農民、農民團體或法人都可以申請標章,申請的茶葉不得摻雜,經過認證合格的農產生化實驗室檢驗農藥殘留符合標準,並由茶葉改良場專業評茶人員評審通過後,即可簽訂「申請使用杉林溪茶產地證明標章約定書」發給證明標章。
竹山鎮鎮長黃丹怡隨後補充:「竹山擁有大面積的茶園,茶葉種植面積逾1200公頃,約占全縣的18%。大鞍里海拔高、氣候濕冷、出產的高山茶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是全國知名『杉林溪茶』的茶產地,再加上在地茶農的認真與努力,竹山產好茶,品質掛保證。」鎮長黃丹怡有信心能在其任期內,將茶葉文化與行銷包裝推向高峰,讓茶葉工藝能『再造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