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連江縣楊綏生縣長昨(20)日率林宜華秘書前往行政院,拜會林政則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因二人曾同為國大代表,交誼深厚,楊縣長特地前往拜會敘舊,並對臺馬交通及亮島島尾遺址發掘計畫交換意見。
楊縣長表示,臺馬間的空中交通,自去(102)年7月起機場加入最新的導航儀器後,已獲得良好改善。而海上的交通,也因有中央出資14億2千萬元,由國人自造的最大客貨輪「臺馬之星」,於今(103)年 3月3日 在行政院江宜樺院長與夫人李淑珍主持命名和下水典禮後,預計今年底前投入臺馬海上交通營運,將使臺馬間的海上交通邁入新的紀元。
楊縣長更說明有關「亮島島尾遺址發掘計畫」,是因為 民國100年12月19日 ,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7900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臺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臺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因應「亮島人」出土後續研究及周邊遺址發掘工作,連江縣政府文化局特別向文化部(當時的文建會)提報「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發掘計畫」,將針對亮島人遺骸做DNA抽取進行人種研究,以及島尾第二遺址的發掘工作。
楊綏生縣長表示,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發掘計畫,文建會曾召開審查會審查;連江縣政府也將繼續推動挖掘研究工作,藉此了解馬祖當代之外,比祖先們更古早的人種及活動紀錄,持續為國內考古學提供新要素。縣府也將與中研院團隊合作,將未來的研究重點針對探尋亮島人從何而來,同時將重建區域古環境與生態考古,從文化史角度去探討亮島人與周邊生活的關係。
林政則政委兼主席對於福建省連江縣楊綏生縣長的勤政與施政理念和實踐,甚表肯定與讚許;並表示,臺馬間的交通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經由國人自造的「臺馬之星」定能為往來馬祖與臺灣的海上交通,提供更舒適便捷的乘載空間與服務。而對於「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發掘計畫」的研究工作,林政委兼主席表示樂觀其成。相信這項計畫的實行,將會對臺灣的考古學,產生重大貢獻。
圖片省府新聞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