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中辦昨日(5/8)前往苗栗縣苑裡鎮拜訪反瘋車自救會的幹部、建置風車的英華威風力發電業者及苑裡鎮長。多方了解不同立場的聲音及意見,期盼能有共識,避免不必要的抗爭及衝突,能在環境保護跟經濟能源中間取得平衡。
唐國泰執行長表示,苗栗地區海岸線風景美麗,但也因要開發替代能源,選擇適合風力發電的台中大甲以北,大安、苑裡、通霄、後龍、竹南沿海,建造風力發電廠,以減少高汙染的能源耗損。經過各方的拜訪後,將會把政府能夠改善的部分及自救會的需求,做更進一步的研擬解決方案,協調各方取得共識,解決目前困境。
唐執行長先至苗栗苑裡海港現場會勘,然後與英華威王雲怡副總經理洽談,王副總經理表示,公司有誠意與當地居民協商,提出改善、後續補償,如幫附近居民加裝氣密窗、窗簾、清除港邊推積泥沙…等等,甚至如有造成居民生活健康問題,都可以隨時停機,也希望政府保護業者的權益。唐執行長表示,感謝業者願意釋出善意與民眾溝通,期盼在理性的對話下能夠保持主動積極與自救會達成共識。
接著前往苑裡鎮公所拜訪杜文卿鎮長及公所主管們,嘗試著了解地方行政單位的立場及意見,接著與反瘋車自救會的榮譽會長劉寶鈴縣議員、鎮民代表張琦享、前鎮民代表會主委鄭百松及最初的發起抗爭的陳清海先生進行晤談。
劉議員表示,業者事前的說明會不夠周延,許多里民都不曉得家旁邊要蓋風車、而短短的苑裡兩公里多的沿海,預計要蓋14座風車,認為過於密集,將會影響周遭里民的生活;張代表氣憤地說:「許多里民已經抗爭,甚至絕食,為何沒有任何里長、鎮長的關心,那些里民應受到這樣不公平的待遇嗎?」,張代表進一表示,主要的訴求就是,第一期的6座風車22、23、24甚至18-1號皆會影響到地方民眾,必須移到其他人煙較稀少的地方,而政府也不應該受理業者申請第二期的8座風車。
將近80歲的鄭百松前鎮民代表會主席表示,政府應該制定民宅與風車的安全距離1000公尺,沒有人希望家裡旁邊就佇立著一根不定時炸彈。唐執行長表示,在溝通上業者需要加強,多數民眾是支持綠色能源,而在規劃期間可比照市地重劃的嚴謹的程序,包括公示送達、說明會..等措施,才能夠與當地民眾做好完善的溝通,以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第一優先,會把各方意見資料匯整,請相關單位盡快研擬處理,讓此事件盡快圓滿落幕,必要時召集相關單位協調。